欢迎光临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欢迎访问
我们一直在努力
咨询热线:16659318788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手机上查看此页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漳台族谱
  • 姓氏分布
  • 姓氏源流
  • 传世文物
  • 漳台信仰
地区分类

漳州
芗城区
龙文区
龙海市
漳浦县
云霄县
东山县
南靖县
诏安县
平和县
华安县
长泰县
台湾

联系方式
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地址:漳州市高新区颜厝镇下半林27号
电话:16659318788
手机:16659318788
E-mail:1670602287@qq.com

当前位置:源流
源流

罗美源派系

[漳州][罗姓][源流]点击量:5201
聚居于闽南的罗姓,大多从广东而来,源出广东新会县,流播大埔县,皆为“豫章衍派”,而且与广东新会、大埔的传承脉络甚为明确。明宣德年间(1426-1435年),罗美源(又名罗云)从广东大埔县湖寮乡水平山大产司埕头,始迁至福建漳州漳浦县新安里油坑呈奇岭(后划隶平和县,今属云霄县马铺乡龙镜村)开基的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凡于明代中期前后从新会县迁出的罗姓族群,不管他们徙寓何处,都世代相承地奉祀着罗姓保护神“白沙爷公”,而且常见其宗祠悬挂“理学薪传”匾额。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,台湾“豫章罗氏联谊会”曾专门致函祖籍地“漳州府平和县呈奇岭罗氏宗亲”(因马铺乡全境长期隶属平和县,直至嘉庆三年,即1798年以后方划隶云霄厅辖属),询探他们在台湾依然崇奉的“白沙爷公”来历、典故,家庙中的“理学薪传”的来历何所指。经认真查考各种典籍史料获知:明正统年间(1436-1449年),新会罗姓因与当地异姓盛族曾为民事纠纷酿祸,将面临“灭顶之灾”。后幸获“白沙先生”陈献章以自身的声望,不畏危难认真调解,终于使罗姓化险为夷,并且让他们尽释前嫌,从此和睦相安。为此,新会罗姓为感戴陈献章的大恩大德,便建造“生祠”为恩人祈福,还于生祠中塑祀“白沙爷”翰林陈公像。从此,罗姓长辈们还立下族规,务求子孙世代纪念恩公白沙爷。
又见相关史料,谓“白沙,广东新会县东有白沙村,明陈献章居此,以为号,世称白沙先生”。陈献章学养深厚,且得悟于理学真传,以存诚为立世之本,于粤之南陬独树一帜,世称“白沙学派”。因新会罗姓望出赣南,与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堪谓地缘相因,加上罗姓皆竭诚尊崇的重要人物、恩人白沙先生在新会薪火相传着性理之学。所以在世祀“白沙公”的同时,也必于宗祠悬匾“理学薪传”,以彰族属尊贤尚德的好传统。这种族俗,堪谓闽粤台姓氏文化中的独特之处。
有具体文献可考的罗姓入台记录,始见于前清的雍正年间。据《台湾省通志•人民志•氏族篇》:雍正初年,有一位罗姓漳州人,与郭、何二姓由淡水前往现在的基隆市开垦。据统计,民国期间,罗氏担任少将以上军政要员达近百人之多,1949年前后,有大量罗姓迁入台湾,主要来自闽、粤,以及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北等省。
上一篇:欧哲派系 下一篇:其它派系
返回列表

相关文章

  • 中国艾姓
  • 福建艾姓
  • 漳州艾姓
  • 中国白姓
  • 福建白姓
  • 漳州白姓
  • 中国包姓
  • 福建包姓
  • 漳州包姓
  • 中国鲍姓
{eyou:global name=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漳台族谱
  • 姓氏分布
  • 姓氏源流
  • 传世文物
  • 漳台信仰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
地址:漳州市高新区颜厝镇下半林27号
手机:16659318788邮箱:1670602287@qq.com

技术维护: 漳州市闽南根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闽公网安备 35068102000316号  备案号:闽ICP备2020022679号-1

  • 电话:16659318788
    手机:16659318788
  • 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  • 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