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欢迎访问
我们一直在努力
咨询热线:16659318788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手机上查看此页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漳台族谱
  • 姓氏分布
  • 姓氏源流
  • 传世文物
  • 漳台信仰
地区分类

漳州
芗城区
龙文区
龙海市
漳浦县
云霄县
东山县
南靖县
诏安县
平和县
华安县
长泰县
台湾

联系方式
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地址:漳州市高新区颜厝镇下半林27号
电话:16659318788
手机:16659318788
E-mail:1670602287@qq.com

当前位置:源流
源流

铜山陈姓

[东山县][陈姓][源流]点击量:7754
铜陵镇铜山陈姓有南屿陈、南澳陈、东坑陈、后山陈、溪南陈、锦湖陈等六大支脉,皆以“颍川”为郡望,共奉开漳圣王陈元光为入闽始祖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,江夏侯周德兴入闽主持军务,建五卫十二所,铜山所城属于镇海卫(今属龙海)管辖。起初调漳州府兵驻守,府兵因离家太近,常不在伍。八年后调换兴化府(今莆田)莆禧所兵驻扎,并允许守军将士携带家眷居住城里,这守兵之中姓陈的较多。当时,最早入住的陈姓为南屿陈。南屿陈开铜始祖陈苟住,原在兴化府服役,调防铜山所守烟墩山烽火台,家眷随军入居铜山,从此在东山开基立业,繁衍子孙后代。不久,南澳陈、东坑陈、后山陈、溪南陈、锦湖陈等六大派陆续进城居住。他们同一血缘,同一祖宗,所以一致认同以南屿陈所建的宗祠为“陈氏家庙”,各派宗支子孙均到此谒祖朝拜,春秋二祭。
南屿陈后裔原居南屿一带务农躬耕,后一部分迁居铜陵东坑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“迁界”,东山百姓迁徙漳、潮内地。“复界”后,从内陆“回归者十仅二三”。重返故园的铜山陈氏为纪念祖先功德,于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集资重修铜山陈姓家庙。南屿派陈氏于清道光十四年(1834年)又分衍铜山“担水街陈”等支脉。1937年经国民政府备案批准设立铜山陈氏家族自治会,负责处理全县族人纠纷情事。
铜山陈姓于明末有中书舍人陈骏音随郑成功入台垦台。清康熙时,南屿派陈百衡入台南任教谕,并于台湾置家立业传播子孙。光绪初年,南屿派十六世孙陈有季、陈水平与十七世陈津先后徙居台湾、澎湖开设糕饼店。南澳派十六世陈池,又名玉清,任澎湖左营武略骑尉,中日甲午战争时镇守马公炮台,后因清政府勒令投降,弃官隐居马公岛,衍繁子孙迄今传23世。台湾光复后,铜山锦湖派十二世孙陈雯登携眷移居台湾,后随宋美龄再徙美国任西雅图大学教授,其子陈达孚是美籍华裔突出人物。后澳派画家陈洪甄移居台湾后,画笔不辍,其一笔画、木刻著名于海内外,许多作品被收藏于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画院中。临解放时,铜山陈姓各房派近百名裔孙随国民党军队移居台澎,散居在台澎各县市社庄,衍传后代。自古以来,铜山陈氏后裔遍布澎湖、台湾及东南亚等国。
上一篇:“五品香”陈姓 下一篇:漳浦县董姓
返回列表

相关文章

  • 中国艾姓
  • 福建艾姓
  • 漳州艾姓
  • 中国白姓
  • 福建白姓
  • 漳州白姓
  • 中国包姓
  • 福建包姓
  • 漳州包姓
  • 中国鲍姓
{eyou:global name=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漳台族谱
  • 姓氏分布
  • 姓氏源流
  • 传世文物
  • 漳台信仰
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
地址:漳州市高新区颜厝镇下半林27号
手机:16659318788邮箱:1670602287@qq.com

技术维护: 漳州市闽南根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闽公网安备 35068102000316号  备案号:闽ICP备2020022679号-1

  • 电话:16659318788
    手机:16659318788
  • 漳台民俗与族谱网
  • QQ: